《香水》
一部撼振我心的影片+發酵的咖啡因=靈魂被抽離的軀殼.
我的腦子無法思考佔據著那終極氣息.
思考受到強烈外力衝擊高於本身的束縛能.
因此思考脫離原有的軌域呈現游離狀態.
某天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看了那電影..........香水~
讓我衝擊很深以至於結束後我整個好似被抽離的稻草人一般.
失神!!
18世紀的法國.
記憶中都是油畫唯美的刻板印象.
文藝復興接著工業革命的法國貧富差距如鴻溝.
為了喚起我們嗅覺一開場的腐魚.泥灘.爛肉.萬頭鑽洞的蛆............
蓬頭垢面的攤販.各種腥味充斥的骯髒污穢的市場.
他的出現總是帶給身邊的人不幸.
那些曾經擁有過他的人都在他離去時遭逢莫名意外死去.
也許是筆者刻意強調無名小卒的存在感吧~
以別人的消失印證他的存在...............
香水師傅教導他的12種香水氣味.
受刑時他被處以十字架上12下棒擊(所謂四肢所有關節12響^O^)
12好像蠻特殊的一個數字...............
12星宿.12生肖.12月份.12時針刻劃.1打=12個.碳12....................
離題~~~
香水基本分為前味.中味.後味
前味是首先接觸的第一印象.
中味是香水本身主軸要表達的嗅覺刺激.
後味是隱藏在主軸之後慢慢展露出的氣味(可延續數周以上...........)
認識一個人何嘗不是如此~
主角為了"存味"將年輕貌美女性殺害後以動物油脂保存女子特有的氣味.
源自於他首次感覺到美麗的氣息~
靈敏的嗅覺引領他來到他初次愛上的女子身旁嗅著.
他愛上這種方式獨占美麗的氣息.
最終他讓每個人肯定他的存在之後發現自己的存在可有可無.
回歸誕生之骯髒市場中利用終極香水取消自己的存在感.
因為他終於感覺到原來首次遇見的女子是種愛的氣息.............
天賦異稟之人通常離群索居.
所作所為思考方式不被世俗所接納.
我們藏身在眾眾人群中就是一種妥協.
對思想妥協.對行為舉止妥協.
非得合乎世俗的價值觀才能被群體所接納.
若非.則放逐天際....................
如果美有一種氣味那靈敏嗅覺的狗兒應該會被臭死
因為不美的事物太多了~
不過沒了"不美"哪來烘托出"美"的價值.
這種氣味讓人迷惑使人模糊視線.
沒有特別感想~
只是入戲頗深!!
被葛奴乙悲慘又韌性的身世吸引
被香水師傅的靈感迷失感到憐惜
被眾人愛慾解放表情對道德感到質疑
被那兩行眼淚感受到愛的氣息
- Dec 13 Wed 2006 23:25
戀戀女人香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